踏破铁鞋无觅处,搜索尽在Google处

Google
 

瑞士自助游记:莱芒湖畔人文游

经历了一冬的晦涩和阴霾之后,春暖还寒时节,便着急追寻早春的足迹。日内瓦的春天总要晚几分,这个时节,该属莱芒湖尽头的蒙特勒独领风骚。几百年来,春日沿着莱芒湖北岸踏青的路线,一直是欧洲文人的传统。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期间,在法国和英国贵族中间流行的瑞士旅行,一般都是先到日内瓦,然后再到蒙特勒。贵族们在平地上乘马车,在山路上骑驴,花上一天时间从日内瓦来到蒙特勒泡温泉晒太阳。说起来,这条路线还是英国大诗人拜伦开辟的呢。当初这位勋爵老爷骑着毛驴,一路谈诗论道,逶迤而行,从日内瓦、尼永、洛桑再到蒙特勒,到处都留下了这位大文豪的墨迹,一篇《希永城堡的囚徒》,使得旧时萨伏瓦公爵们破落的城堡,成为莱芒湖畔人文游必到的景点。不独英国贵族,意大利著名的浪荡子卡萨诺瓦在他的自传中,也记载了自己在莱芒湖畔同隐士高人坐而论道的经历。

日内瓦

  许多中国人都以为日内瓦是瑞士的首都。也难怪,因为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因为世界贸易组织,因为国际红十字会,以及最近因形形色色的传染病而声誉鹊起的世界卫生组织,她是在各大报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瑞士城市。
  日内瓦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城市,虽然属于瑞士,但是深深嵌入法国,其建造机场的土地还是临近的法国村镇慷慨捐助的;人口只有20多万,但是外国人却占了大半;她现在以宽容和平和著称,但是当年却将"自己人"卢梭驱逐出境,只有当他后来在法国功成名就了,才允许他回归,还在莱芒湖尽头的小岛上树了他的塑像;但是另一方面,她却收容了在法国遭受迫害的新教徒,将加尔文奉若神明,纵容这个心胸实在不能算宽广的宗教领袖对日内瓦子民颁发号令颐指气使,到如今依然以"加尔文的城市"来作为日内瓦的代称。
  除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之外,日内瓦还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以100多米高的喷泉、四季更换的花钟和西西公主像形成三个鼎足而立的标志性景点。日内瓦喷泉始建于19世纪末期,原先水柱喷的并不高,不过是为了艺术地排除钟表厂的工业污水,没想到还获得了人们的首肯,于是换了个地点,正式成为湖畔一景。到后来随着机械的发展,水柱越喷越高,达到了近140米,水量达到6吨左右,需要专人监控,对开放水柱的时间和季节还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花钟表现的是日内瓦引以为傲的制表业,须知全球最著名的品牌百特菲利就坐落在日内瓦。西西公主生前非常喜欢莱芒湖的风光,曾几度来瑞士度假,没想到最后被人刺杀,死在莱芒湖上。

尼永

  尼永是距离日内瓦最近的城市,相距不过20公里,许多在日内瓦工作的人都把家安在这里。她是莱芒湖畔最古老的城市了,当年凯撒驱动大军阻止瑞士原住民西迁,在今天的法国里昂附近血战3天3夜,打败了海尔维特人,将他们赶回了瑞士,并在尼永设立兵营,防止这些败军之将再轻举妄动。因为这个缘故,尼永保留着丰富的罗马建筑遗址,当地开发房地产的时候还不时能挖出古罗马时期的器皿和钱币。
  此外,如果你熟悉丁丁历险记的话,你应该还能记得,丁丁和船长追寻教授的踪迹,一路从日内瓦追到了尼永,并在这里遭到坏蛋事先埋藏炸弹,差点葬身瓦砾堆里。不过,埃尔热在书中捏造了一条实际上不存在的街,街名圣塞尔格来自尼永附近的山头,冬天的时候是个不错的滑雪场。

莫尔热

  同几个光彩照人的姊妹城市相比,莫尔热是个很不起名的丑小鸭。以往这个城市不过是个浴场,夏天有许多人聚集到这里,到莱芒湖里游泳、洗湖水浴。唯一值得一提的景点是座建于13世纪、外观很雄伟的城堡,现在被改建成军事博物馆,展示了许多中古直到近代的武器、大炮和军服等东西,对喜欢军事的人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不过今天这座城市却因为美国影星奥黛丽・赫本的缘故而更为出名。在莫尔热火车站对面的小山上,有一个名叫特罗谢纳的小村庄,赫本在这里居住了40年,直到1993年离开这个世界。赫本去世后,村民们一度将乡村学校里废弃的教室改建成赫本纪念馆,展示赫本身前所用服饰、影片造型和获得的电影奖项,但是由于赫本后人的反对,这个纪念馆匆匆关门,不能不说是个憾事。赫本当年居住的庄园已经转手他人,她的坟茔就在村里的公墓中,普普通通,铅华尽洗,一如她的为人。

洛桑

  因为国际奥委会的关系,洛桑的名气近几年在中国人心中如日中天。它是一个古都,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是瑞士法语圈的文化中心。洛桑所在的沃州独立的时间并不长,一直都归附于势力强大的伯尔尼州的羽翼之下,直到19世纪初拿破仑的大军挥师东向,吞并了整个瑞士,作为法兰西联邦的一个共和国归入法国版图。因为伯尔尼州讲土著德语,洛桑附近的地区则操法语,所以拿破仑下令将这片地方从伯尔尼州划分出来,设立沃州,是瑞士法语区面积和人口最大的加盟州。
  洛桑有瑞士联邦共和国最高法院,洛桑大学,酒店学校等,每年还举办一次国际青年芭蕾舞大赛,人文气息很浓厚。位于城市最高处的圣母大教堂建于12至13世纪之间,哥特式风格,被誉为"瑞士最美丽的教堂"。教堂里绝对不能错过的是被称为"玫瑰之窗"的彩画玻璃,它创作于13世纪,各种鲜艳色彩的搭配很有水平。这个钟楼还保留着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那就是每天夜里从10点到凌晨2点,会有一个守夜人在钟楼上用人声报时,号称是700年不变的传统。
  如果你对艺术感兴趣,洛桑的照片博物馆以及原生艺术博物馆都是很有意思的去处,其中原生艺术博物馆更是独一无二。博物馆的作品都是由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费收集的,所有的作品都充满了不同寻常的感染力。说它不同寻常,是因为这些作者都是没有受到专业美术训练的普通人,许多人甚至是在常人眼中的精神失常者,但是这些人以内心的力量创造出的这些作品,却给人强烈的震撼感。比如有一位18世纪的女盲人,她靠着手指所感受到的颜色画出来的画,充满了神秘色彩和幻想。此外还有众多精神病患者在隔离病房中所画的画,以及杀人犯在禁闭室里雕在墙上的雕刻等。
  说实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洛桑人对于国际奥委会并不买帐,认为城市给了国际奥委会太多的优待,却没有相应的回报,实在是太亏了。没想到如今体育活动伴随着大量的金钱往来,国际奥委会也由此财大气粗起来,每年来这里开会以及游说的各国代表,以及众多的游人,给洛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洛桑人最近几年倒心安理得地当起了"奥林匹克首都子民"来。从1917年开始,法国男爵顾拜旦将总部设在洛桑,到后来萨马兰奇差点搬家到巴塞罗那,又被当地市政府几经劝阻而留下,洛桑的"奥林匹克之都"的称号已经顶了将近100年。
  游人必到的有奥林匹克博物馆和国际奥委会总部。国际奥委会总部在洛桑的西郊,因为是办公所在地,所以游人只能在总部外头拍照留念"到此一游"。奥林匹克博物馆于1993年对外开放,主要向人们展示了从古希腊到现代为止的奥林匹克的历史。里面运用了电脑和音像技术,解说通俗易懂,是个很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沃韦

  沃韦这个名字是与雀巢公司联系在一起的。19世纪时,和牛奶、乳制品行业一起,这里开始了巧克力的生产。当时从意大利传到这里的巧克力只有黑巧克力一种,瑞士人通过往里加入瑞士新鲜浓郁的牛奶而制造出了奶油巧克力,拓展了市场。面向着莱芒湖,雀巢的总部大楼显得格外的醒目。
  沃韦这个宁静的小城,也与许多名人联系在一起。著名表演艺术家查理・卓别林为了逃避美国麦卡锡主义的迫害,往年就一直居住在沃韦。他不摆明星架子,很快融入了当地民居生活,当地人也以与他为邻感到骄傲。他过世后,在莱芒湖畔为了造了一尊真人大小的塑像,时常有慕名来到的游客向塑像献花。而他的墓地则非常隐蔽,我们在村子里转了半天,问了多位村民,终于在一处规模很小的公墓中发现了他们夫妇俩的墓碑,只是两块简简单单的青石碑,上面刻着名字和生卒年份。

蒙特勒

  瑞士成为国际性旅游国家,蒙特勒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它是瑞士旅游业的发祥地。这一切首先应该归功于英国人,他们横渡英吉利海峡,不辞辛劳,居然还随身带着浴缸,这在当时是件很轰动的事情,瑞士农民们争相目睹英国在浴缸里洗澡的情形。
  因为英国人的光顾,蒙特勒出现了瑞士的第一家宾馆。如今蒙特勒的老区还有许多大不列颠的痕迹,除了建筑风格,还包括街名路名,甚至还专门有英国教堂和英国公墓,可见当初来这里度假的英国人人数之众。现在的蒙特勒,成了世界闻名的高级疗养地。每年7月,这里举行有名的蒙特勒音乐节,也给这个避暑胜地更增添了几分色彩。
  沿着蒙特勒湖边的散步小道向东走,不出2公里,就能看到希永城堡在水边傲然而立。它建造在一片突出湖面的巨石上,从远处看去,好像漂浮在湖面上一样。9世纪时,为了向经由意大利过来的东方商人们征收通行税和物品税而建造了一个关卡,那就是希永堡的雏形。一直到13世纪,统治今天的瑞士南部、法国东部和意大利北部的萨伏瓦家族,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理后,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萨伏瓦家族信奉天主教,当新教在今天瑞士法语区兴起的时候,遭到他们的强烈迫害。日内瓦宗教改革者波尼瓦尔曾被囚在这里,在黑暗的地牢中度过了十几年光阴,他的大哥和小弟也被抓来陪绑,最后死在他的身边。后来,英国大文豪拜伦听到这个故事后,就写出了名篇《希永城堡的囚徒》,使得这个城堡更加声名远扬。拜伦"到此一游"的签名就留在了当年关押波尼瓦尔地牢的石柱上,用了一个玻璃框圈起来。也许今天你在城堡中留下的签名,日后也能够享受拜伦般的殊荣。

  当然,莱芒湖畔的人文景观和名人踪迹并不限于这篇小文所介绍的这些。雨果、伏尔泰、大仲马包括后世的海明威等人,都在湖畔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足迹,也许当你在某家客栈或者咖啡馆小憩的时候,会赫然发现你所用的家具器皿,曾经是某个文人骚客的爱物,这份意外的喜悦,会为你的游程增添无限情趣和回忆。
  早春乍暖时节,不妨踏青莱芒湖畔,作一番寻幽访胜的人文旅游!

0 评论:

 
此模板由春心阁电脑技术支持网制作
联系站长:desk661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