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铁鞋无觅处,搜索尽在Google处

Google
 

西藏山峰--南迦巴瓦峰登山路线

    山峰概况
    雅鲁藏布江自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的冰峰雪山发源,沿喜马拉雅北坡山谷一直向东,历程l000多公里,流至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尾翼,在林芝、米林、墨脱、波密四县交界处直转南下,形成一个马蹄形大峡湾。在这个峡内侧,东经95.O°,北纬29.6°处就是世界第十五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

    在峡湾外侧,即东经95.O°,北纬29.8°处,与南迦巴瓦峰相距20公里,而隔江对峙的,就是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 因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隆起的喜马拉雅山脉,沿东西延伸,中部向南略如"弓"形凸出,在其东西两端形成"地结",且分别耸立着8l25米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和南迦巴瓦峰。喜马拉雅山自西向东绵延了2400多公里至此,这一地段北有南东向的念青唐古拉山阻挡,东有南北向的横断山挤压,产生了北侧的拉萨、波密弧形断裂稻皱带和东侧的华南横断山断裂折皱带。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形成了本地区异常险峻的地形。雅鲁藏布江大峡湾,沿着一系列断裂带发育,随着青藏高原分阶段的隆起,河流相应下切,使山峰至河谷高差达5000一6000米,成为世界罕见的高峰深谷。而且河流从峡湾入口处的海拔2800多米至出口处的海拔900余米,落差近达200O米,河面平均坡降达10%,因此河水湍急,奔腾咆哮。大峡湾地区南侧直接面对印度洋,暖湿的西南季风可沿雅鲁藏布江北上,使本地又受到海洋性气候影响。高峰峡谷、充沛的降水和温暖的气温,为自然地理的垂直分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谷底的雅鲁藏布江畔是大片浓荫遮日的热带雨林,循着山坡往上,是各种阔叶树相互参差。雪线以上则是一片冰清玉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迦巴瓦峰地区是一个地跨热带和寒带,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 然而,对于登山家们来说,南迦巴瓦峰又是那样的暴虐。南迦巴瓦峰,语意为"雪电如火燃烧"o它是复式褶皱中一个向北倾斜的短轴向斜构造,山体以片麻岩为主,它主要有三条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和南山脊。东北山脊婉蜒约30公里,直抵雅鲁藏布江岸,脊线上有6个6000米以上的山头凹凸起伏;南山脊两公里处有一卫峰――乃彭峰,海拔7043米,它们之间的山口称之为"南助"从乃彭峰分别向东南、西南伸出两条人字形山脊;西北山肯线突出着6936、7l46米两座雪峰。南迦巴瓦峰的三大坡壁大都被冰雪切割成风化剥蚀的陡岩峭壁,以西坡为最。坡壁上基岩裸露,残留着道道雪崩留下的沟溜槽,峡谷之中又布满了巨大的冰川。

    从拉萨出发,沿康藏公路东行至八一镇,全程404公里。而沿尼洋河南卜,经稚鲁减布汇冈嘎大桥到米林县城,行程75公里。从米林县城沿雅鲁藏布江东行9l公里至海拔3l00米的派区。从派区沿简易公路北上18公里,经大渡卡乡至格嘎。然后步行到接地当嘎海拔35l2米的南迦巴瓦登山大本营。


攀登历史
    险峻的地形,恶劣的气候给攀登南迦巴瓦峰增加了极大的困难,早在19l0年就有英国人进入该区活动,几十年过去了,各国登山家们进行了多次尝试,1984年,中国登山队首次冲击南迦巴瓦峰,但初战失利。1991年,中日两国联合组队,再次挑战南迦巴瓦峰,谁知又遇变故,再度功败垂成。所以1992年这次攀登实际上是第三次与南沙巴瓦峰开战。队员们都暗暗下了决心,只许成功,不准失败。1992年10月,中日联合登山队共11名队员全部登顶。


0 评论:

 
此模板由春心阁电脑技术支持网制作
联系站长:desk6618@gmail.com